透明的诗意

        ——读立平的画

柯文辉

似闻塞外马头琴,碧野晴光耀眼明;写出青春豪壮美,画师原是有心人。

婵娟马上抱羊羔,母性真魂上笔刀;色块透明多健骨,情生草浪白云娇。

闽南靓丽艳阳天,露草无垠百卉妍。沙岸船儿嬉海浪,凡高遗范百灵喧。

舟迷翠浪浪迷风,南国澄空罩古榕。笔醉茅台流气韵,纵横跌宕更沉雄。

白似天衣不染尘,沁怀翡翠入蕉林,毫端赤子慈亲恋,跳过斑烂色渐纯。

万花筒底新如旧,一曲儿歌百世春。独立昆仑无倚傍,凡夫宠辱不须惊!

笔拨心弦落水晶,浑沦嘹亮诉天真。愿君化却纳兰境,独谱《钧天》赠后生。

野苇沙白识星多,伴唱依然蒙古歌。勾出南方奇幻景,椰林絮语寄银河。

立平是一位兼具诗人气质的画家。他爱唱歌,尤其在豪饮之后,沁入骨髓的诗情便倾盆倒出,可以拍案狂呼,可以面壁低吟,可以解衣行酒,可以对月唏嘘。健康,诚挚,雄迈,像一条小河冲出草原,澄彻闪光。不似乃师妥木斯那样奔放、投入、甚至狂热……一样是童心的洁晶,立平更深沉,却够不上高吭圆润,重在渲泄。所唱的民谣就是他的心声,用不着字斟句酌,在形式上去讨生活,诗便是情波,是颜色,是物象,是观世眼目,是美酒,是婴儿的梦笑,蒙古包上的炊烟,马头琴的呼唤。是把笔剪下的阳光彩虹大口吞进肚皮,缫出亮丝,织成作品。所见所闻所读,有形无形,样样诗化,成为有可塑性的无字诗人。不造作,不夸张作痛苦状,也有走音跑调之处,好在声外披着草原的大氅,借得北方胡杨南天古榕的风骨,比职业唱家质厚、透明、个性更凸出。我多么羡慕他从风景里读到诗歌韵律的本领,悄悄移入画里,一点不张扬的气度!

他写人物,个个墩实、凝重,杜绝了小巧、粗糙、纤弱,女性尤具大地母亲的风神,慈蔼、谦和、吃苦耐劳,生机盎然。思维跟马奶一样洁白,比水壶更经得起烈火的烧炼。她们好客,勤俭,善良,胸怀阔大,牢固如石柱,保存了许多美德。拓宽了我们审美的视野,她们骑着骏马闯进画布,我们承认这是另一类型的美女,是立平从岁月的矿石中开采出来,献给朋友们的蟠桃,应当被识者珍惜,反映了现实的多姿多变。不是每位画家都有如此敏锐的触须,找准物象之后,有所强化,有所削弱扬弃。这种诗性化的酝酿提纯过程,又盖上立平的个人印记,正在向恩格斯老人提出的“这一个”升华。他在接受希望与艰辛的雕塑,逐步完善自己的特殊风格:捕捉诗意表现对象,渗入东方人的写意手段,使之抒情化。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,远离了猎奇、走马观花的采访,凭着乡土之爱,在《九月之暮》、《道特诺尔》等参加过全国展览的画中,真实第一,诗化第二,形式美第三,借《红楼梦》一书把日常生活史诗化的叙事模式,转换为画。粗犷的笔法,苦心炼境的人物动势,细腻入微的心理活动见之于外化的形体语言,都有原创力的高蹈,气旺不求枝节似,又不放过细节。如衣纹、头巾皱痕,光的明暗,向往与沉思的表情,羊的姿态,一一下了工夫,又注重整体效果,不让细节淹没思想,更不允许形式大于思想,揭示朴素的魅力。(从好莱坞到国产颂帝巨片,教训太多,有人总结教训么?孤陋寡闻,不太清楚!)

《正午》从风光、风俗上升到风情,横直线和圆形线的穿插,错综有序,作者有意将人物肌肤衣裙与背景颜色靠近,汪汇一片,调子鲜明温暖,笑容可掬,笔划较坚实,条条块块如石头砌进图里,给观者以喜悦。《人与车》夸张头部,突出表情,压缩身高,灵感源于古代雕刻,包括泥人、玩具的民间手法。《肖像》有拓片味,背景用的色块制作很现代,主次分明,各得其所。

所有人物来自现实,又都不是再现客体,强调画意和造境,跟照片有较大距离,丰富了欣赏者视觉,受众少于照相之作很多,正是他成功之处。立平的最高成就是风景画,他是一个有才气有潜力有追求的画家,对画爱得执著,一如高阳酒徒之于美酒,悭吝的老太太叮叮当当一晚要数十多回的铜钱。几天不画,就象孩子离别了母亲,小草告别了泥土,从心里到生理都离不开画的滋养。而画家不能拿来养心的佳作,永远不能让观众养眼。风景画家不仅对色彩、物形一见钟情,百看不厌,还要从两者发现与自己心灵底层可以沟通的隧道,一眼看到别人熟视无睹的特质,加上运笔用色意外的即兴效果,从记忆的仓库中,调出与题材相近似的情绪记忆与色块联想,舞线成弦,才能让作品常看常新,用画笔思考,用颜色与大自然和自己对话,都需要修养。撕不开浮躁挂在眼皮上的有色眼镜,哪能找到真善美?立平画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船,或行或止,色彩明艳,勾线简略,没有多余笔墨,很能引出我们的遐想。广义言之,地球、群星、人类优秀著作,都是驶向彼岸的船。船缩短了地与地之间的距离,把江河两岸连成一个整体,它帮助我们输送物质和爱。立平的船上,摇动着色阶迥异的光,甲板旁边流过水和年华。画告诉我们,要有乘风破浪的勇气,耐得日晒风吹雨打的骨骼,不断扩充自己的眼界心胸,更新自己的生命。

《娱乐园》让亮色占去五分之三,暗色占领一小半画面,对比强烈,亮处更接近童话世界,是儿童视觉在起作用。绿色的运用尤其流妍,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儿童的活动,我们仍能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,暗处富有暖意,不流于单调。《陕北古庙》,红色主调,不失清雅,滤去了火气,悠远安宁,不乏怀古之思,唤醒我们对古老文化的的尊重,理解前辈建筑师把印度文明与中国宫殿成功嫁接的艰难,只要我们沉下心来,那可见当年煊赫的门会为游客而开。帮助我们理解禅宗思维,减少欲望,获得实在。《崇武小镇》与《寺庙》不同,因闽南华侨较多,建筑既有地方特色,又渗入了若干西洋风格的成分,在画中是协调的,静谧的,在冷调子中,渲染了热情。《小城一角》用色炽烈,以赭围红,丽不伤雅,笔触雄中蕴秀,生气勃勃。《绿草下的古镇》中,房屋造型精炼,大块红色亮如火焰,却不涉俗笔,草地鲜活,推到深远,想象空间广阔,胸有成竹,下笔肯定,没有犹豫、迟疑、停顿,而倾泄出流畅之美,似简而繁,潜台词饱润。一组《书洋风景》是作者较为成熟的代表作,厚重与轻盈,明朗与含蓄,庄严与生生活气,动静照映,以少见多,善藏善露,撩人向往,历史和现代在画中握手言欢,做到起落笔随心,留得住涩味,避免过畅成滑,一览无余。好的风景总是可看、可吟、可居,朝暮四时总会在我们心中成长生发,留下较多空白,请我们走向画里去补充,也就是画尽意在,余音袅袅。尤其是大块田野的绿色,似水,似秧田,似绸旗,飘动轻柔。灵动已难,能和沉著浑涵相反相成,更见功力。同一座玉龙雪山,可以在笔下成为玉雕或铁铸,只因画中色彩关系呼应合理,有乐曲对位的境界,便能同中有异,各见风神,秀美者不失体积重量,壮美者不致剑拔弩张,再衰三竭,成功的擦边球无论多险,还是能达到狠、稳、准,虎口拔牙,三峡飞舟,更见神通。《荷塘》万绿丛中几点红,翡翠堆积一起,互相借光,彼此衬托,自有余韵。如果说此画绿得慷慨,《芭蕉》却惜绿如金,用了暖黄色调子,多者不多,少者不少,都恰到好处,在法度中享受着自由。《比利时小镇》中,有张力的云做弓,沉默的墙做弦,偶然相逢,却演奏出一曲拉丁小镇的民谣,那灰墙和绿墙的穿插,准确地表达了感受,是中国人眼里的欧洲景色,与西欧大师笔下的小镇显然不同,用一句法国谚语来说:“差别万岁!”个性显示是中世纪以后的事,去异求同给艺术带来的损害近两个世纪以来备受攻击,邻人和自己的美术史都有值得用二十一世纪眼光去总结的东西,目的还是为了推进创作。小镇没有写人的活动,还是吐露出人的气息,浮荡在小街和建筑物之间,小酒巴里飘出的香味不知可曾唤醒了画家的艳羡?《池塘》中树的画法直上直下,象铁的火焰,黑中透亮,受光不同的小屋都想占据画面中心,但拗不过画笔指定的位置,于是秩序井然。《丽江一角》里把大片白墙填满画的中下部,处理大胆,房屋着墨不多,保存了地方特色,但在深度上,不及《池塘》和《书洋风景》。

立平年富力强,我希望他多试几种武器,不要过早固定画法。一边采矿,一边炼金,抛掉大量矿渣,哪怕其中还有贵重元素,只要做到慎重,便不可惜。对他,我是寄予厚望的,相信他能五年一小变,十年一大变,让朋友们目瞪口呆。

评论只是一家言,从个人角度说些心得,但坦率说,我不会画画,没有任何“秘诀”去教训别人。我可以这样看,你可以那样看,他可以从另外视角说出不同的看法,完全正常。如果我的话让你失望,让你义愤填膺,你可以拿起笔来另写一篇,我和立平热烈鼓掌。

2007315